各中心学校、中小学:
根据《许昌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第六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的通知》(许教电〔2021〕67号)精神,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经研究,决定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评选活动。请各学校结合实际,认真组织,抓实抓好。
附件:1、许昌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第六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的通知
2、名额分配表
2021年5月12日
许教电〔2021〕67号
关于开展第六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评选活动的通知》(教办电教〔2021〕99号)文件精神,为不断提升我市全体教师信息素养,推动教育信息化向融合创新发展。经研究决定,开展许昌市第六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人员
全市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各学科教师及相关教研人员。
二、参赛内容、方式及时间安排
1.作品形式
参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录制的一节完整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课。鼓励教师利用“许昌智慧教育云平台”授课系统进行课堂教学,鼓励将云技术、智能平板、智能答题卡等技术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大数据精准分析、STEAM教育、混合学习等创新教学策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
2.制作要求
报送的课例应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课例录制须采用专用摄像设备,双机位或多机位。教学中师生使用的电子设备(如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电视、移动终端)上的图像信号需单独采集或录制。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要求采用 MP4 格式,编码 AVCH.264 ,分辨率
1280*720,码率768kb/秒,帧率25,音频编码AAC.音频码率12,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 700MB。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反思须一并报送。
3.报送要求
报送的作品无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错误;参赛作品未参加过市级及以上级别优质课评选活动。
三、申报方式、材料与要求
1.申报时间:2020年6月10日前。
2.申报方式:各县(市、区)经遴选后按照分配名额及报送材料要求统一报送市电教馆。
联系人:裴晓雪 联系电话:2699927
附件:1.名额分配表
2.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申报登记表
2021年4月30日
附件1
名额分配表
单位 |
融合课名额 |
单位 |
融合课名额 |
县市区 |
禹州市 |
40 |
魏都区 |
35 |
长葛市 |
40 |
东城区 |
10 |
襄城县 |
40 |
开发区 |
5 |
鄢陵县 |
40 |
示范区 |
5 |
建安区 |
40 |
|
|
市直学校 |
许昌实验小学 |
4 |
许昌市毓秀路小学 |
3 |
许昌市一中教育集团 |
4 |
许昌市二中教育集团 |
4 |
许昌市六中 |
2 |
许昌市十二中 |
3 |
许昌实验中学 |
4 |
许昌高中 |
5 |
许昌二高 |
4 |
许昌三高 |
3 |
许昌五高 |
3 |
许昌八中 |
2 |
许昌特殊教育学校 |
2 |
许昌实验幼儿园 |
2 |
许昌第二实验幼儿园 |
2 |
许昌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
2 |
许昌幼儿师范学校 |
3 |
许昌工商管理学校 |
3 |
注:有托管学校的,在分配名额基础上,每增加一校可增加一节名额。
附件2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
申报登记表
课例 名称 |
|
学科 |
|
年级 |
|
课例 大小 |
MB |
授课教师 |
所在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 |
联系手机 |
|
|
|
指导老师 |
所在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 |
联系手机 |
|
|
|
课例 特点 |
(包括课例简介、特色亮点等,300字以内) |
单位 推荐 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公章: |
报送 部门 推荐 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公章: |
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课例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著作权。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附件2:
名额分配表
单位 |
融合优质课名额 |
东城区实验学校小学部 |
4 |
东城区实验学校中学部 |
4 |
许昌市学府街小学 |
3 |
许昌市兴业路小学 |
3 |
许昌学院附属中学 |
4 |
许昌市新东街小学 |
4 |
许昌市紫云路小学 |
2 |
许昌市许州路小学 |
2 |
许昌市文峰路小学 |
1 |
建安区邓庄乡中心学校 |
小学 |
5 |
初中 |
2 |
建安区将官池镇中心学校 |
小学 |
3 |
初中 |
2 |
合计 |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