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师论文 >> 正文

师生价值观冲突的原因及其解决

作者:李政来源: 编辑:李峰涛 访问次数:发布时间:2017-03-30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加之潮水般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得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遭到了猛烈冲击。在这样的大转型大碰撞的时代,为数不少的人,在价值观方面陷入了迷茫、甚至混乱,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当数现阶段青少年的价值和道德危机。青少年暴力行为、青少年犯罪、沉迷网络虚拟世界,自杀等现象在全世界普遍存在,他们对应该坚持什么或反对什么,应该倡导什么或抵制什么,什么是值得崇尚的、什么是应该批判的,几乎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掉进了虚无主义的泥潭。这些现象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为此采取各种措施在校内校外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近年来,教育工作者日益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如果脱离生活和心理发展特点去培养人的品德和价值观,必将使这种教育因为失去生活的依托而流于形式。

虽然教育改革倡导的教育理念变了,但教师的观念、教学的方式、应对学生思维和行为变化时的方法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虽然我们的教科书变了,但在引发学生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价值观念方面仍显得力不从心。面对课堂上出现的价值观冲突,教师需要重新进行价值定位和反思,并找到价值观冲突的原因,才能有效的解决价值观冲突,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进行有效的教学。因此,中学课堂师生价值观冲突的问题,仍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和关注的课题。

(一)传统课堂价值观教育存在弊端

长期以来,课堂大都是“静听教学”的模式,教师在班级授课制下,面对全班学生,按照教材传递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观念、态度。学生整整齐齐的以秧苗排列的形式,面向黑板,静静的听教师的课,抄写、记忆,被动的回答教师提出的有关教材的问题。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较少,学生很少主动提问,质疑、辩论。这种“静听教学”也有可能是有意义教学,教师会通过各种诊断、观察来判断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的传递教学。不过,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传递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此,教师却很少特意的注意和反省。教师会通过判断学生的知识结构精心教学,却很少关注学生不同于教师,很少意识到学生价值观与教材的价值观以及教师的价值观的相对之处。然而,“静听教学”模式下形成的防卫型课堂气氛使学生不敢发表不同的价值观,不会主动的提问,质疑,辩论。这样,课堂的灌输性质难以达到有效传递价值观的目的,学生所说的观点和学生的思想、情感脱节,形成防卫、虚假的人格特征。

“和谐教学”思想的作怪。过去,我们主要从价值判断出发,把师生之间的价值观冲突看成是病态的,教师是教材的执行者,课堂成了教师演出教案剧的特殊场所,学生在课堂中扮演着配合教师的角色,在这一种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单向输入式教学方式。现在,教学中开始反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价值观,这尤其体现在新课改理念中,强调师生的平等、民主、对话。但教学中防卫倾向严重,教师害怕师生之间不同价值观的互动,回避不同价值观间的对话,武断地对待学生有意义的思想,或放弃教育指导的职责迎合学生的不良价值观。于是,课堂中很好的道德教育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地挖掘,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不能得到发展,教材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暴露不了,师生关系也弄的很僵。

(二)价值观冲突影响着师生关系

教学是一种认识过程、发展过程和交往互动过程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贯穿于整个过程。在当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深化,不同社会价值观之间的碰撞与冲突日益凸显,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种种困惑。一个人以什么态度对待人生,用什么尺度观察社会,以什么样的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课堂教学中价值观冲突已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偶然事件,它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关注。

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固的压抑人性的师生交往模式,学校和教师把学生单方面的“绝对服从”作为学生的最高行为准则。在培养学生良好价值观的过程中,教师习惯于对学生进行严格控制和僵硬的灌输,而忽略甚至压制学生的异议,师生关系体现专制色彩。在我国传统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往往被看作是与和谐的课堂秩序相对立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破坏性、分裂性的不正常现象。

传统教育中的这种“反冲突”现象所导致的结果是:学校教育忽视受教育者的人性和自主性,使之成为“非人”。对学生价值观和情感诉求的忽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造成了价值观的混乱,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抵触和怨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活动。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价值观教育的需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有序地展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首次被提到课程目标的重要高度。价值观目标在落实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遵循个体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并关照其他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此来落实价值观目标。在课堂价值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都是带有自身价值观经验的个体,教师不可能把价值观完全灌输给学生,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价值观冲突。正确解决价值观冲突将有助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和价值观教育的开展。

在这充满价值冲突的世界里,似乎没有解决价值冲突的一般公式。一般说来,价值冲突的解决应服从人们生活的总体目标,有利于个人生存、幸福,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全面发展,有利于人类生存,繁荣与发展。师生价值观冲突的解决要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发展。不管何种策略,都应该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学生解决价值困惑和迷茫,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提出以下几种策略,希望对师生价值观冲突的解决有所帮助。

1.建立师生之间自由与民主的气氛

过去师生之间是一种僵化的权威-服从关系。教师把学生当作知识和品德承载的容器,向学生灌输自己的知识和价值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追求和谐是人类的美德,古希腊哲学家认为“美即和谐”,和谐是一种美,是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形式之一,而冲突是“力”的标志,它同样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形式。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多元化的元素纷至沓来。教师的价值观已经不能完全解决学生在现实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很容易形成一种敌对的不信任不理解关系。教师认为学生难教,而学生认为教师虚伪做作,这种不良的师生关系又会进一步激化师生之间的价值观冲突。

教师应该把学生当做具有能动性的个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生动的世界,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不同的侧重,课程要做的就是为挖掘学生潜能、伸展学生个性提供一种有效的工具,教师要将自己训练成理解课程的艺术家,帮助学生在符合他们个性特征的个性发展道路上走好每一步。在师生交往中,确立一种自由和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自由的展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用权威去压制和控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扬。教师和学生进行真诚的对话,教师向学生袒露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机械地按照教科书去宣讲自己的价值观。在现实的师生关系中,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采取主动地情感参与,就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与他之间形成了一种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学生也可能由此更加亲近和信任自己的教师。

在面临价值观冲突的时候,自由与民主的师生气氛虽然不能解决师生之间所存在的问题,但却是师生价值观冲突有效解决的基础。恰当处理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冲突事件,它是对学生实施价值教育的良好契机,因为化解冲突的过程正是对学生进行价值教育的过程。在自由与民主的氛围下,学生的个性与价值观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能够清晰的了解价值观问题的存在,为价值观冲突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相反,教师如若只有说教和控制,把学生当做被动的容器,学生只会对教师心怀不满,进一步激化师生之间的价值观冲突。

2.换位思考,对学生进行移情式理解

教师要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学会有效沟通的谈话技巧。师生价值观冲突的爆发,就是源于师生双方的不理解不信任。如果师生双方都坚持己见,那么价值观冲突永远也没有解决的可能。

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师生价值观冲突的走向是受教师主导的,教师是价值观冲突演变的主导方,教师的言行直接关系到价值观冲突是否激活或者得到良好解决。有的教师在价值观冲突爆发时,试图用指责和控制的方式去对待学生,殊不知这样的方式却是适得其反,只会激起学生更大的冲突和反弹。因此,若要价值观冲突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教师就要控制住自己的“火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然后找出问题所在。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在师生之间产生价值观冲突的时候,教师应该试着向学生沟通问题所在。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和处境去思考问题,体会学生的情绪,了解学生价值观产生的缘由。

学生本身也并不愿意站在教师的对立面,教师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指责和控制学生,他们共同目的都是为了达成价值观共识,实现价值观念的和谐统一。之所以产生价值观冲突,是由于师生双方在价值问题看法上的差异。教师和学生的之间的交往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双方的互动是相互作用的社会性过程。教师对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和移情式理解,有利于价值观冲突问题的解决和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培养。反过来,价值观冲突问题的解决,又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升华,使教师积累经验,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解决价值观冲突。

3.在价值判断时采取客观中立的立场和态度

在课堂上,许多教师应对价值观冲突时,都受心理定式或者偏见的影响,面对学生的敌对情绪,力图采取控制和压制的态度,甚至忽略或者置之不理,其目的都是为了降低价值观冲突事件对课堂秩序的影响。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控制价值观冲突的影响,使价值观冲突不能进一步激化,从而维持一种相对安全稳定的课堂秩序。

然而,以这样的方式应对价值观冲突,却对教师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毫无帮助。教师以这样的方式解决价值观冲突,实际上隐含了一种价值判断,即学生的价值观对于正常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干扰,是不好的现象。学生的价值观被教师主观上订上“不好”的标签,那么教师又如何去有效的解决价值观冲突的问题呢?

价值观冲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全部的人类活动中随处可见。冲突意味着有关联的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或者组织与组织之间相互紧张和对立的状态。多元价值时代的来临,对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和方向。它要求教师要能够客观的看待自身所代表的传统价值观,进而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多元价值观。教师所要传承的价值观是经过教育目的筛选出来的理想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时常常与之产生冲突。学生面对这种冲突,在价值选择上也呈现了多种多样的趋势。当代的学生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其个性更加突出,在价值选择上也力求标新立异。他们对教师所持的权威性的价值观持一种或大或小的逆反心理。因此,许多教师自然而然的把价值观冲突问题归结为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意识当中站在学生的敌对面。事实上,行为者行为选择或者评价所依据的价值不是直接可见的,对价值的了解和把握必须求助于行为者对其行为选择和评价所作的正当性辩护,即我们只有通过了解行为者作出特定行为选择或评价的推理过程,才能很好的把握其行为的价值依据。试想,教师不去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对立面,学生又怎么可能听从“敌人”的教导和指引呢?

所以,教师应该放弃职业性的权威价值观引导和偏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所处的文化和生活之中,体会学生价值观的产生和变迁,并站在和学生同等主体的位置进行主体间的对话,面对教师和学生间的价值观冲突,悬置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客观公正的去看待价值观冲突问题,努力和学生寻找共同语言。学生的价值观和个性得到教师的尊重,才可能在产生价值观冲突时去听从教师的指引和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