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师论文 >> 正文

浅谈中国画教学的“写意”造型

作者:胡潺潺来源: 编辑:徐金佩 访问次数:发布时间:2017-06-08

摘要:中国画教学要克服传统教学模式,避免单纯的技法训练和枯燥无味的灌输,通过对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理解“写意”造型在中国画创作中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认真实践和应用中国画造型法则,感受中国画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提高中国画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国画 “写意”造型 “意向”思维

在中国画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要尽量避免和克服以下几种现象:其一,把对中国画的“教”和“学”局限在单纯的技法训练与照本临摹之中,去枝存叶,舍本逐末,让学生只在“笔法”与“墨海”中绕圈子;其二,缺乏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正确引导与培养,从而无法把握中国画造型法则的实践和应用;其三,对中国画概念的误导和忽视,造成学生对中国画的本质和内涵的模糊,从而使教学目的得不到良好的贯彻落实。这些问题的存在,必将使中国画教育与教学的发展受到影响。为此,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一:中国画的概念及其本质的再认识。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已形成自己独特放入精神风貌与艺术风采,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熏陶下成就的“意象”思维方式与“写意”的造型观。这种思维方式与造型观,是中国画及其技法形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源泉。纵观数千年的中国绘画史,从战国帛画到敦煌画;从唐代的鞍马人物到宋元的山水花鸟;从徐渭、石涛到现代的齐白石与吴冠中,众多作品不单纯显露了“笔墨”技法的熟练与高超,更重要的是无一不闪烁着“意象”思维的智慧之光和对“写意”艺术性的创造。这些突破客观物象的明暗、体积和写实手法的作品,将人对事物的认识提到“神会意通”的理念高度,从而使中国画创立了自己“意在笔先”“不求形似”“以形写神”的特殊画风。这种更富于情、理、性以及艺术愿望的表现法则,构成中国画以“写意”为核心的独特与伟大。所谓“写意”,不是简单地描绘含混不清的图像和意念,而是指画家对民族,对社会、对时代、对自然的深邃体察之总和。它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借助笔墨立意为象。因此,它不同于具体的摹拟和抽象的不拟,而主要是通过形象,并超越形象之外,表现人的情感,意志和内在气质,重视人的精神直接抒发。写意的中国画既是主观的,有时客观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象的;既是再现客观物象的因素,又是表现主观情愫的因素;既是写意的,又不失精微的刻画。

中国画不特别看重形象的视觉真实,不执着于事物的自然属性,如比例、透视、结构、光影等。而是缘物寄情,借以表达人的意念。中国花鸟画常画梅兰竹菊,借以抒发作者的高尚情怀。画家表现兰竹之高洁、梅菊之抗严寒、傲霜雪,目的是借花喻人,故谓之“四君子画”。中国画家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兴、借等手法,去表现自然和人类感情的推移。这种结合如此贴切,真实“物我交融”,使人-社会-自然成为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远远超出了花和鸟的自然形象本身。

中国画的写意理论使中国画不仅不会排斥对一切优秀的现代艺术因素的吸收,而且为中国画向现代化拓展提供了可靠基础。历史上,在魏晋南北朝、唐代和明清时期,中国画就先后受到佛教艺术和西域绘画的影响,对他的民族艺术均有所吸收和融合,古称“变夷为夏”,今谓“洋为中用”。在近代,当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西画的写实技巧引入中国。这种写实技巧被中国现代画家普遍掌握,大大提高了中国画表现现实的能力。今日,当西方现代绘画技巧借助改革开放之风,进入中国画坛时,中国画家们仍像先辈那样大胆地研究它、审视它、吸收它、融合它,使之成为中国画进一步发展的营养。

其实,初中中国画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学生掌握多少技法,获取多少艺术理论。而是在了解一些基础技巧和理论常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训练中感悟体会中国画的博大精深,理解中国画的概念的本质,确立中国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激发对民族文化探究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引导学生打破课堂的实践局限,在生活中收集、浏览中国画的精品之作,赏画万幅,不师自通,看得多,有意无意就会思考一些问题,自然就会对中国画的“求神似,不求形似”、“以形写神”等艺术表现法则有了初步认识。这种认识不是课堂上单纯讲解所能传授的,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积累过程。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中国画就不至于让学生感觉如听天书,云里雾里不知所措,而是变成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催化”,对知识的理解也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如欣赏吴冠中的《天堂小鸟》,画面线条纵横交错,墨彩相互交融,笔法纯熟老道,但学生看后一头雾水,有的学生认为万树丛中几只小鸟,与天堂有什么关系呢?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我建议学生早上到幽静的树林里去听小鸟唱歌,然后再联想那些生活在笼子里的鸟,学生就不难理解《天堂小鸟》所折射出的“意象”思维。

二:对“意象”思维方式和“意象”造型观的基础性思考。

作为民族艺术的中国画,与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意象”思维正是中华民族经过思考与实践所创建的一种理解世界,创造文明的认识观与方法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大观。这种思维是以我国古代老庄哲学思想为核心建立的一种辩证思维观。它不同于西方的“具象”思维,又有别于“抽象”思维,是处于二者之间的独特思维方式。

“意象”思维把“意”(即人的意识,意志、意念、主观)与“象”(即客观物象,宇宙万物)看成是一个互通共识的有机体,将事物“人格”化,寻求人与事物“感应”式的认识法则。“黑白成像”“阴阳相生”,倡导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的共存性和可知性,视认识的完美为“天人合一”,达到“忘我”的境界。这种思维方式与认识论特别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式的理想认识观,也突出了中国文化强调主观意识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孕育创造性的先决条件。中国画的“写意”式造型观正是依此而创立的。以“写意”为宗旨的中国画在选择其“达意”的表现形式时,是以重“神”轻“形”为原则的,它不注重物象的明暗体积;不追寻物象的写实关系,而是确立了“墨线”——这一古老又纯朴的“意象”符号,并赋予它更加丰富的情感内涵,形成中国画与西洋画从形式到本质的区别。不同的思维方式,造就了不同的艺术表现;不同的艺术表现,又体现了不同的思维观念。中国画受特定思维影响所造就的“写意”式造型表现,正是中华民族的理想、愿望以及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

中国画虽发展演变数千年,并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然而真正能够理解加以运用的人不是多数,这不仅是因为教学方法僵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不够灵活。要想真正领会中国画的内在精髓,一方面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悟,做到“外师造化,内得心源”。齐白石艺术大师笔下的虾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是因为他画的虾与真虾多么酷似,而是他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采用恰当的形式表现出虾的神韵,正是这种似与不似让虾真正“活”了起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积极从其他民族的艺术形式中欣赏、借鉴。如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学生到霸陵公园去欣赏壁画,到春秋楼去欣赏雕刻等。艺术是相通的,中国画的这种“意象”思维和“写意”造型观在其他艺术形式也得到体现,如中国的雕塑、剪纸等,都可以从中看到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意象追求。此外,要善于与西方绘画艺术,尤其是与古典绘画相对比。教师可以在网络上、画册上收集大量的图片,在展示过程中,让学生联想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深切体会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所在。

三:着眼“意象”思维,掌握“写意”造型,是贯彻实施中国画教学目的之关键。

在正确了解中国画的概念及本质之后,我们对现行的中国画只重形式技法,忽视思维方式的“教”与“学”有何感想呢?其实,我们倡导中国画教学以引导学生的“意象”思维及“写意”造型为主,并不是不学技法、脱离技法,而是以此指导技法的正确运用。技法作为中国画学习的基础之一,有其不可轻视的价值。在中国画的教学中,运用墨色的交融,干、湿、浓、淡、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通过教师在宣纸上演示以墨撞水、以水撞墨、以色冲墨、以墨冲色、泼墨、点色、吹色等用笔用色技法,是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在这种笔墨的变化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对学生既是一种美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也是一种国画技法训练。但技法形式如脱离了“意象”思维观的指导及其造型的功用,则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画出来的事物也缺乏内涵。因此,在中国画这一特定性的教学活动中,要正确引导和培育学生的“意象”思维,让学生掌握“写意”的造型观,并以此去指导技法,驾驭技法,能使中国画教学的目的得以正确的贯彻。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临摹或创作之前,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到底要画什么,怎么画,而是通过技法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做到意有所寄、意有所为、意有所创。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文苑中独树一帜,它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通过中国画教学,是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产生美的悟性好人创造力。同时,通过学习中国画教育学生、启发学生,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中国画博大精深,是我们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怎样更进一步的搞好中国画教学,使民族艺术发扬光大,后继有人,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并为之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初中《美术》教材 人民美术出版社

《写意山水画技法》人民美术出版社

《吴欢论书画》

《中国画》中央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