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师论文 >> 正文

创建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作者:崔俊平来源: 编辑:xujinpei 访问次数:发布时间:2017-03-30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一种全面、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知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情志特点,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一、新型的师生关系——全面、民主、平等、和谐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知识、人格、精神、道德等各层面展开交流,通过师生在知识、情感、道德、灵魂等各层面的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还指师生双方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都具有完整的个性;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谁也不能控制、操纵谁,或者强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而是建立一种平等、自由、宽容、关心、鼓励、合作的关系。师生双方共同达到理解沟通、和谐一致,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社会性关系。 只有在这样一种师生关系中,教师才能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人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主体的独特个性及其自由、创造和选择,从而理解、尊重学生,真正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传统教育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师生关系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师生间缺乏广泛的、全面的、深入的情感交流和精神、道德、人格等方面的交流,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教师的权威,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听话服从,毫无个性,缺乏创造性的人,也只能是片面发展的人。

面对新时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尤其重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独立个体和发展中的人,在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关爱的氛围中,与学生在知识、精神、人格等各方面展开全面真诚的交流与对话、沟通与理解,使学生感到教师、教育、知识和学习都是与现实的生活及未来的可能性与完整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并且影响到他与他人的交往,使他与他人、社会形成积极的交往关系,进而影响其整个人生。实际上,师生关系也是一种生活关系,是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也就是在创造生活,创造他们的自身。

二、树立正确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能否真正地促进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育是否使个体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个体能否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持一种怎样的学生观及如何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因素,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的学生观。因为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我观念、自尊心,有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等主观意识。在这种主观意识的支配下,个体不是消极、被动的被外界环境机械地决定,而是具有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 、自主行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发展为归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丝毫不意味着低估、忽视或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加强。离开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可能自发形成,甚至可能迷失方向。不过,教师的“主导”,不是“主宰”,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尤其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使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谐地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体的发展。再次,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卡尔·罗杰斯在《给学习自由》一书中说:“在学习开始,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渊博的知识,课的组织,视听工具的使用和教学程序的决定,讲座质量的高低和参考书的多少,全不相干,尽管这些因素在某一时刻是有用的,甚至是有益的。但是学习不靠这些,学习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靠这关系之中的态度。”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培养,对提高其全面素质,起着关键作用。实践也表明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及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都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自己的德和才影响教育学生,把传授知识同思想启迪、陶冶情操、心灵塑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协调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下,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人格关系。教师缺乏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的独立人格缺乏真正的尊重,把学生看作是考试的奴隶和考试机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被抑制和束缚了。为了考试成绩,教师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损伤学生的自尊和人格,损害学生的发展权和受保护权,给学生的成长投入阴影,甚至会使有些学生自甘落后,自暴自弃、冷酷自私,走向犯罪的边缘。我们应该深刻反思这种传统师生关系所带来的危机

三、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的教学大纲呼唤教育体制的改革,更呼唤着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我们要剔除师生关系的弊端,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即全面的、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一,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正常的人与人交往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学生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同样得到尊重。让学生得到足够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机会。

第二,要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尊重学生。

教师应倾心竭力投入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用真情去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与学生沟通,给学生以生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关爱每一个学生,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家庭不健全的学生。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在信任和理解中,学生才尽可能地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其天赋与个性,具备自主的意识与能力,从而自我教育、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全面健康的发展。

第三,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我们讲平等对待学生,不仅指师生人格的平等,也指教师平等对待全体学生,而不是厚此薄彼,有亲疏远近。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基础的不同,进行分层次分类个别指导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一种自我认同感、归属感、胜任感和使命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味成功的愉悦,使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

第四、要讲求民主,宽松和谐。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具有民主思想和作风,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教师要由教学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组织者,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师生成为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讨论的时间、实践活动空间,多一点个性的张扬,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学会向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相长。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知识信息来源多元化的今天,教师应该善于学习,丰富自己,面对学生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要善于采纳不同建议和意见,即使是“稀奇古怪”的冥想,“莫名其妙”的问题,都能宽容并加以认真对待,与学生共享探究的乐趣。在民主、宽松的环境里,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探索精神,才能得以发扬光大,也才能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第五、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教师的人格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深刻地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人往往是他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现代教师人格,内在地规定了教师应成为学生政治思想的领路人,道德品质的塑造者。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若不重视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在言行上出现双重人格,学生对教师关于做人的教诲就难以信服,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正如孔子所讲的那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

面对新世纪,我们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严肃、敬业、精业的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这就更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实践出真知,愿我们为人师者能在实践中同学生一起奏响和谐之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的意见》

[2]让师生间充满欣赏与快乐 黄琪 上海教育-2007(04B)-61-61

[3] 用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赵芬梅 素质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