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师论文 >> 正文

浅析文言文的诵读教学

作者:李景远来源: 编辑:xujinpei 访问次数:发布时间:2017-04-18

浅析文言文的诵读教学

许昌学院附属中学 李景远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升学必考的内容之一。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表现在这些作品中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是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因此,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我们广大一线老师反复实践和思考的一个话题。

我认为,文言文教学中“言”的解读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注重这一点,那么其中蕴含的古典美人文美我们就很难领略到了。因此我们应在理解“言”的基础上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如此方能体会音韵之美,步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达成感情共鸣。“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读赏结合便可渐入佳境的意思。所以,我们教学文言文应该从“读”入手,以顺利达到解读鉴赏文言文之目的。

张必馄先生认为诵读“是熟读和背诵的合称。熟读者,拿着书边看边背,背不出就看几眼;而背诵则必须离开书本。”熟读和背诵可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古汉语的用词、造句以及某些特殊的表达习惯也逐渐熟悉,这就为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这样的"诵读"无疑是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的,而这也成为诵读教学屡屡陷入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叶圣陶先生曾经把语文学习中的"读"分为"宣读"和"吟诵"两类,宣读,只是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而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注华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在文化环境、课程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的今天,如何充分发挥诵读的作用,提升学生古诗文学习的水平,我认为教师需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

第一,把握时机,教师要恰当的点拨

传统的文言诵读教学法表现为"无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要反复反复朗读能领会文章的旨意。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模糊、含蓄而感性、重整体和个人体悟的思维方式。但是节奏慢、时间长的传统诵读法在面对课业繁重、考试压力很大的中学生时确实不具备很强的操作性,而偏重字词和语法分析的文言教学法尽管能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对古诗文的某种理解,却容易把古诗文教学引向琐碎、机械的境地,并严重损害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在当前的古诗文教学中,不宜过分强调"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而应当在留出足够时间供学生诵读的同时,恰当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根据作品的特定要求,给学生以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的指点;每次的读要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是读出语气、读出语势;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还是在读中体味情感、感悟意境;这些要求都要具体给学生以明确的导向。讲后的诵读会对课文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的朗读”,才是朗读目的之所在。诵读需与会意密切结合,以求借助诵读,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文意,如在诵读《岳阳楼记》时,要领会洞庭湖胜景、岳阳楼阴冷、晴明景象等画面的意境,要求学生边诵读、边意会,力求使自己沉浸在文中所创充的意境中,“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第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诵读的趣味。

相对于支离乏味的字词解释和简单化的背诵默写,真正的诵读(包含了背诵和"吟诵")是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文学习的乐趣的。叶圣陶先生认为,他所说的"吟诵"应能够"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而这种效果的取得,有赖于教师创设适宜诵读的情境。尽管诵读法所赖以滋生壮大的文化土壤已经不复存在,但教师仍然能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诵读。诵读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引导学生"入境";也可以通过音乐、绘画和各种教学活动来"造境";还可以结合季节、学校的活动、学生的情绪等来"应景"。在适当的情境当中,诵读就容易展开,也容易取得较佳的效果。在这当中,尤其应该注重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可以说,教师的"入境"是诵读情境营造的最重要因素。我在教学《答谢中书书》一文时,用几分钟时间让生自读自讲文段。接下来便重点落实朗读美文这一环节。多媒体投影温馨提示,一读,读清楚课文的层次:学生先准备,第一层读到哪儿?第二层又从哪开始呢?学生朗读第一遍之后,老师随机插入提示,这篇小美文前是叙后是议;然后要求学生再读,读出层次来,层与层之间停一拍;第三遍朗读要读出壮美和秀美的意境,老师范读后学生再读。此时便完成了第一轮朗读,学生不仅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而且还理清了课文层次,既训练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又初步把握了美文的意境。于是,很自然地便是第二轮朗读。多媒体投影,二读,读出作者的陶醉与赞叹:先是老师范读,尤其是“实是欲界之仙都”一句,在语气语调上要读出夸张的赞叹。然后学生试读,并辅之以优美的配乐,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陶醉其中,此时已然不是在课堂中了,学生仿佛置身于高峰、清流、石壁、翠竹、晓雾、夕阳、猿鸟、沉鳞等景物之中,犹如欣赏了一幅仙境一般的山水画,能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吗?此时,再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赏析文中佳句,至此,这篇山水小品文的意境美人文美学生已了然于胸,这是那种讲得太多的传统教法堪能相比的吗?再者,窃以为,如此一来,也体现了新课标“诵读古诗文,要有意识地在诵读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精神。

第三,避免支离,适度总结诵读品悟的规律。

诵读总体来说更加强调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来学习语言、理解篇章,它带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与写意感。从教学方法上讲,教师需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适度总结诵读品悟的规律。我认为诵读教学法的一般教学进程是:诵读的准备——课堂诵读练习——课后巩固。分述如下:1.诵读的准备:(1)常规性的准备工作,包括读课文、看注释和提示、划疑难点和关键语句;有特殊必要时可以布置思考题。这些工作都应在课前预习中完成,一丝不苟,否则就会影响课堂气氛 ,拖延进度。(2)非常规性的准备工作,指的是作家和背景的简介、划分结构层次等,它们都是可有可无的,例如作者和背景在题注里已经讲明白了的就不必再讲,结构明显的课文可以不作划分。这些工作应在起始课的前10分钟内完成,最多不超过一刻钟。2.课堂诵读练习:课堂诵读练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应以中等诵读能力为标准设计统一的诵读进程,分段诵读,长段分层诵读。方式要灵活,或自读,或齐读,或领读,或轮读(一部分学生读,一部分听),而以自读为主。教师的指导可以穿插在学生诵读练习中间进行,内容不外乎怎么朗读和怎么理解这两个方面。对朗读的指导必须十分具体,因为读音涉及词义,停顿涉及句子的组织,语气涉及虚词的作用和作者的感情,读得正确可以反过来促进对文意的理解,这就是前面说的“给学生创造会意的条件”。 对理解的指导则要求精要 ,例如对句意、段意、文章的主旨和理路的解说都不作长篇宏论,只用几句话点到为止,这也是给学生创造会意的条件,因为伴随着诵读的进程,会意也将继续进行下去,没有必要把什么话都说完。把这两方面合起来讲,就是“具体”“精要”四字,这是指导的原则。指导不限于教师解说,也可采用启发提问的方式。应当指出, 教师的领读领背和及时检查学生背诵,是指导诵读的两个重要手段 。教师的领读特别是领背,是一种直观的指导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正音、读出语气,并品味语句的内容。及时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解决,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在全篇(段)基本成诵后还要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提问,进一步消除疑难。3.课后巩固:这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也要有制度上的保证,例如让科代表将全班同学组织起来进行自查和互查;每学完一个单元要进行一次统查(含默写)等等。

采用诵读法对文言文进行教学是有效的,是返璞归真的,也是切合新课标精神的。搞好了篇章诵读,领会文章的旨意,“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日久天长,何愁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呢?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勇于改革,从而教好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化这份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3、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04.

4、张必馄《学文言非诵读不可》,《中学语文教学》1997,06.

"